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攸县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实践队探访攸县省级乡村振兴综合资源

日期:2023/8/4 10:03:4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7-21

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坚实的农业基础,攸县近年来稳定推进产业结构改革,被评为湖南省经济十强县、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为更好地探索这一乡村振兴百强县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7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湖南攸县实践队在“实训攸州”的带领下,奔赴酒埠江镇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俯瞰酒仙湖。

融山水人文,丰旅游新路径

实践队的首站是酒埠江旅游核心景区——酒仙湖。攸县籍作家陈丽雅曾作诗记录酒埠江悠远的意境:山笼远黛水生烟,晓岸渔家钓画船。如若青莲居士在,酒湖一醉误成仙。

风景优历来是酒仙湖的名片,经过多年拓展探索与整合利用,现在的酒仙湖景区充分联结了秀丽的山水风景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已经从过去的传统观光型景区,转变为了具备游览欣赏、参与体验和文化感悟等多重价值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在景区的旅游路线设计中,攸女的浪漫爱情传说与双子塔的感人孝道故事被融入随着游船开动而不断更换的山水一程,游客游览的丰富度大大提升,深度也得以拓展。

“站在双子塔塔顶俯瞰整个广阔的酒仙湖景区,传说所蕴含的浪漫与情义都好似化进了蒸腾的夏日水汽,借着湖面风漫到人眼前。我可算知道为什么古人每次登高望远都忍不住赋诗感叹了。”实践队队员王俊红说。

寻红色热土,传革命新精神

随后,实践队员们来到酒埠江国家地质博物馆和攸县苏区革命历史展厅。作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攸县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的红色热土,涌现了谭震林、蔡会文等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

队长李芊芊拓展讲述斗争精神在新时代的再定义。

“斗争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斗争’作为高频词一共出现了22次。斗争并不意味着战斗和暴力,而是我们认识、分析、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队长兼华中科技大学红色理论学讲团讲师李芊芊即兴为队员们讲述革命历史长河中的斗争精神,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延伸与拓展。

体验葡萄采摘。

以“葡”促乡,开振兴新篇章

15日下午,实训团队调研组走访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普安桥村的葡萄园种植基地,近距离地观察、了解、体验现代农业技术加持下的葡萄种植和采摘。

实践队员向普安桥村村支书了解葡萄特色种植业。

队员们秉持着“把调查研究写在攸州大地上”的实践理念,对话了酒埠江镇镇长、普安桥村村支书、产业发展带头人(葡萄种植大户)、外地入攸创业人员等,深入了解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葡萄特色种植业的发展近况,切实感受示范村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对外知名度吸引力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通过多方走访,华中科技大学实践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生根发芽乃至茁壮成长的攸州力量。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一串小小的葡萄,竟能生发出促进村民留乡、企业驻乡、人才返乡的不竭动力。正是这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村落,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