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0-12-21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有限的公共文化空间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阵地,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适应新变化,尝试新举措,把老年大学打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阵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家园。为探索加强老年大学建设的有效举措,宜良县委老干部局成立课题组,在调查研究、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总结加强县域老年大学建设的意义和宜良县老年教育发展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一、加强县域老年大学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县域老年大学建设是保障老年人继续接受教育的迫切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指出:“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因此,办好老年教育既是贯彻国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划》等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创建健康老龄化社会的迫切要求。
(二)加强县域老年大学建设是打通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县域老年大学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老年人口大多分布在社区、乡镇和农村,要实现《规划》中指出的“保障权益、机会均等”的目标,就要在办好老年人家门口的大学上下功夫。办好县域老年大学,推动老年教育向社区和农村等基层延伸、拓展,是《规划》提出的现阶段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要求。老年教育“重点下沉”,不但可以满足广大社区、农村老年人的学习愿望,而且对于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深远意义,使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真正维护,教育公平真正成为现实,打通发展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实现“保障权益、机会均等”的目标。
(三)加强县域老年大学建设是老年人适应社会的必然需求
对老年人个体而言,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教育,是接受文明、传承文化的过程,不仅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知识,不仅没有让老年人感到生活便利,反而让很多老年人无所适从,寸步难行,导致越来越多的老人被社会“边缘化”。加强学习,适应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与社会接轨,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人生才有乐趣。老年大学是老年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加强老年大学建设,发展老年教育事业,让老年人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让他们搭上智能化的“快车”迫在眉睫。
二、宜良县加强县域老年大学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宜良县老年大学建校于2004年12月,是一所集县老干部党校、社区科普学校、银发先锋讲坛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老干部、老年人活动阵地,现有11个专业30个教学班1166名学员,截至2019年,结业13届2万多人次。近年来,学校以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主线,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抓手,探索创新“1+X”教学模式(“1”即1名对口专业课教师,“X”即多个社区老年大学和相关部门的多名辅导教师及业务骨干,“1+X”则指对口专业教师联系、帮助、引领多个社区老年大学业务教师),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业务辅导、教学培训、上门指导授课等方式,促进教学相对薄弱的社区老年学校的骨干教师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以下工作经验和成效:一是育好基层老年教育“领头雁”。县老年大学专业课教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辅导、教学培训、上门指导授课等方式,促进教学相对薄弱的社区老年学校的骨干教师水平不断提升;开设社区老年学校、“社区科普学校”负责人培训课程,指导推进老年学校建设;输送教学“人才”,以重大庆典活动为载体,提前入驻乡镇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引导激励社区老年大学教师先学先悟。同时,开通社区老年学校教师队伍进入老年大学“学艺”的绿色通道,以免交学费、“一对一”指导等方式鼓励社区老年学校教师到县老年大学各系各班学习;传授教学“基本功”,根据社区老年学校教师教学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方向以“一对多”方式提供真实、直观、有效的教导,面对面交流探讨,聆听社区老年学校教师的困惑和问题,传授教学“基本功”,带动宜良县老年教育向乡镇、社区延伸发展。二是构筑县域老年教育“共同体”。以老年人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县本校和社区分校两校老师一起开展学习、研究,依据分校教师和学员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方向等提供真实、直观、有效的教导和交流,通过“量身定制”的教学指导,全面激活社区老年大学的潜能,推进宜良县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大学两个阵地有效融合,促进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向社区“双下沉”,提升社会老年教育水平和老年人学习满意度。三是推动办学规模效益“双提升”。在满足现有老年大学办学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办学规模,满足学员需求。同时,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利用社区老年大学这一平台和载体,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通过社区老年大学组建舞蹈队、花灯队、太极班,学员们统一练习,积极性非常高,不仅丰富了学员课余生活,还锻炼了学员身体,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积极组织大型文体活动、科普宣传活动,拓展学员的联谊空间,扩大老年人的社交面,通过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学员的校园生活,使老年人以充实的文体生活愉悦身心。
三、县域老年大学建设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对老年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
发展老年教育是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人文素养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然而,社会上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普遍停留在带领学员娱乐、消磨时光的阶段,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老年教育对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思想觉悟、增加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没有看到老年人通过老年教育后释放出的正能量,对子孙后代的积极影响和对家庭和睦的积极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把老年教育看成“软指标”,停留在仅仅是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活动一下筋骨的认知层面,这些思想认识的偏差,制约了老年教育的发展。
(二)老年大学建设经费保障不足
宜良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由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县、乡财政困难,就县级老年大学而言,经费来源主要靠每年100元/生的县财政预算资金和收取学员学费,因老年大学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故学费收取得少。县老年大学沿用原县第一幼儿园留下的旧校舍及设施设备,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多年来投入不足,教学场地狭窄拥挤,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安全隐患排除难度大。近年来,学员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学场地狭窄拥挤现象更为突出,部分专业课要到校外找上课地点,不能适应当下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学校,校舍拥挤,活动场地狭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缺乏,日常工作运转经费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老年学校办学经费均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办学经费无法保障,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
师资队伍整体建设还有待提升
宜良县的老年教育体系相对正规,已形成县、乡镇(街道办)、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收效相对明显。但老年大学的教师由于受时间、精力和办学经费不足等原因的制约,以县域当地教师为主体,主要聘请退休教师、退休剧团老艺人、文化馆退休职工等来担任老年大学教师,师资队伍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年龄结构不优。乡镇、村(社区)老年学校的教师则更缺乏,往往由县老年大学的学员担任。因此,县老年大学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通过送教下乡的方式培训和支援社区老年学校,以缓解乡镇、村(社区)老年学校教师紧缺的困难。
(四)办学不均衡,质量有待提高
一是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村(社区)老年教育由谁主管,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表面上看,管理老年教育的部门有组织部门、老干部门、老年事业管理办公室、民政部门,但实际上,这些部门在具体履行老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能职责没有理顺,导致老年教育出现看上去是“多头管理”实际上却“无人管理”的困局。二是宜良县老年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县级老年大学发展形势喜人,入学人数年年增长,有的班级“人满为患”“一座难求”;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学校由于缺乏经费、校舍简陋、师资缺乏等原因,导致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办学水平一时难以提高,老年教育的发展仍然非常滞后。三是宣传招生力度不够。招生方法停留在传统形式上,传播信息的方式没有跟上信息社会的传播要求,导致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不能与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相适应。
(五)老年人入学率不高
2019年,宜良县共有43万余人,60岁及以上人口691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93%,但实际参与老年大学教育学习的只有7979人,入学率为11.54%,与《规划》指出的:“到2020年,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要达到20%”这一目标还有差距。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老年大学在社会上知效率不高,知晓老年大学的老年人不多。二是部分偏远山区的老年学校,在农忙季节很长时间不开课,且老年人多处于散居、独居状态,集中上课学习困难。三是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部分老年人选择闲散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到学校接受教育。四是部分老年人忙于照顾子女、儿孙的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学习。
四、加强县域老年大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摒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