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03
来啦,家门口的高校!建德发布
关注2023-07-0308:50浙江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
原创宣青军建德发布收录于合集#宣青军12个
6月底,杭州市“两高校”支持建德教卫事业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仪式上传来重磅消息,建德市政府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约成立杭职院新安江校区项目,与杭州师范大学签约建设杭师大建德医院。建德人心心念念、翘首以盼的高校梦终将得圆!
△签约仪式
建德历来重教崇学,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亦延续至今。龙山书院珠玉在前,相继催生了钓台书院、丽泽书院、宝贤书院、文渊书院、石峡书院、五峰书院、瀛山书院等30余所书院。抗战时期,建德是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的第一站。上世纪末,位于梅城的浙江冶金专科学校、严州师范学校,一度成为培育杭州乃至全浙江专业人才的两大基地,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陆续搬迁、撤并。
如今,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着立足建德、服务建德、辐射周边的原则,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安江校区签约落户建德,既是践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行动,也为建德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
一直以来,县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特别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高校既是筑巢引凤的热土,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对于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有数据显示,中国县(市)平均人口大约为50万,在一个知识化信息化时代,50万人口至少需要一所大学来满足基本、稳定的教育、培训与科研需求。
然而,高校基本布局在地级市以上的大中城市,人才流动往往自下而上,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下沉到县”也并非易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鞠建东有一个观点颇具代表性:“县域经济的工业化阶段发动机,要升级为知识化阶段的发动机,而‘大学’正是知识化的发动机。”
建德想要走好强市之路,最关键的变量是人,人聚则业兴,而引入一所优秀的高职院校,将为建德县域经济发展从工业化向知识化转型提供最直接的人才支撑。当下建德正处于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和传统行业转型不仅需要高学历的研发和管理人才,更需要专业性强、实操过硬的专业技能人才。
近年来,建德市委、市政府坚定实施“东扩南拓、西进中优”战略,打造产城融合的“活力之城”,愈发需要一所“大学”来激发城市内生动力,同时填补建德市高等教育缺失的空白,弥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不足。
建德求贤若渴,借着杭州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东风,大力引进高等教育资源。未来建德将与杭职院携手致力专升本,共创杭州市属高校新辉煌。
二
如何解决县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问题,真正做到让“城市孕育大学,大学反哺城市”?建德市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向奔赴”便是最好的答案。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落成,借此带动优质资源向西部地区流动、优质服务向西部地区延伸、优质人才向西部地区集聚,补齐西部地区教育、卫生事业短板,成为大杭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动能。
为促成项目顺利落地,建德市委、市政府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尽管土地资源稀缺,但还是想方设法挤出指标、腾出空间,在南山脚下规划了1000亩的教育科研用地。“南山之南,浙西之熙”,短短八个字,饱含了建德对这座新城的期许。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现代工科高等职业院校,曾入选“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并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下设二级学院,开设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等13个大类42个专业,在工匠技能人才的培育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杭职院还在全国首创“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产业培育人才、为企业订制人才。这些正是建德未来发展所亟需的。
未来的杭职院新安江校区,将与钱塘校区形成“一校两园、一江相连、东西呼应”的办学格局,致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
结合建德市产业经济结构,新安江校区拟成建制设立7个二级学院,并将与建德市所属的2所职业中专(职高)形成中高职一体长学制办学模式,真正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县域,实现“县域内招生、县域内培养、县域内就业”。
“西湖水涵养,钱江潮拍打”的杭职院,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建德山川同一脉,何曾是两乡?潋滟西湖水与清丽新安江的交融“联姻”,其“爱情结晶”颜值和未来必定可期。
三
只有善于把握当下机遇,才能更好放眼城市未来。“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建德的“高等教育”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但就当下而言、从全局来看,一所优秀高职院校的下沉入驻,于建德而言将是一次新的机遇。
注入新鲜血液,留住年轻灵魂。如今,城市间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要在“抢人”大战中抢占主动、赢得先机,不仅要会抢人才,更要有足够的能力和办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一所好的高校,可以为区域带来肉眼可见的变化,便是年轻“血液”的不断注入。
根据规划,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安江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为建德带来一支数量可观、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成为增强建德城市发展动能的下一个人才“风口”。而蕴藏在这支生力军“衣食住行”里的巨大商机,对于周边区域发展的带动,也不言而喻。
量身打造工匠,精准输送人才。技能型人才向来都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杭职院已为杭州培育了5万余名“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其毕业生留杭就业率连续5年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本地职业中学与杭职院新安江校区3+2办学模式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学年,新职校80位数控、大数据专业高一新生将成为首批幸运儿,真正让建德学子实现“家门口读书、家门口就业”。
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通航等高新产业,杭职院新安江校区将在“民航工程”“智能制造”“化学工程”“商贸旅游”“数字创意”“乡村振兴”“康养护理”等七个板块重点布局,“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有望在新安江畔发扬光大,为建德“化工产业”“通航产业”“水产业”等优势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推建德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南新区规划图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创业热土。当城市生态与创新发展相遇,必定会充满勃勃生机、孕育无限可能。围绕杭职院新安江校区的建设,建德将在城南新区核心区块布局谋划建设科创园、孵化园等一众创新创业平台,以及商务、文化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和新兴业态。建德城南新区作为浙西重要交通枢纽,320国道、杭新景高速、金千铁路、杭衢高铁和航空小镇低空域航线五条交通线在此交汇,构成了现代化、立体化的省际交通网络,直接辐射杭金衢三地。
未来,杭职院新安江校区的建设,将促进高校更好地融入主城区,实现高校与城市之间的双向服务、双向赋能、学城联动。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也将因高校而盛。一座城市对高校的态度,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未来的态度。
随着家门口高校的落地和交付使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建德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更期待文化与品质双向跃升。
有文化,有人气,有品位,有活力,成为众多创业者尤其是年轻人追捧的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热土,就问这样的建德城,你向不向往、喜不喜欢?
资料来自/宣青军
原标题:《来啦,家门口的高校!》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