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沙坡头区 > 正文

90后医生对职业充满信心!听八位年轻医生述说从医感悟

日期:2023/6/18 21:09:5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08-16

●医师节之际,8位年轻医生接受本报采访

《生命时报》第1633期头版

本报记者高阳任琳贤张健

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不管哪个行业,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医生这个职业尤其如此。他们担负着救人于生死之间的大任,对职业的认同感非常重要。值此医师节,《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8位正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90后”医生,听他们述说从医感悟和职业理想。

“科普是我救人的另一种途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陈佳慧(32岁)

“我胸口发痛,眼睛发黑,四肢无力,浑身冒虚汗,这难道是心动的感觉?”“你这可能是心梗!”这是陈佳慧与同事一起表演科普话剧《当心中的炸弹拍了拍老王》里的对话。在“2030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医学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陈佳慧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很早就重视科普工作,所以她从医开始就把做科普当作了工作的一部分,现已担任徐汇区健康科普专委会秘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普讲师团讲师等数职。

做科普对医生的精力和抗压能力都是挑战。陈佳慧是心内科医生,每周至少要参与3台手术,生死较量的“大抢救”不时上演,体力与心力的高能耗,经常把她累到下班后“倒头就睡”。即便如此,她依然热爱科普。她告诉记者,以前的她,性格内向敏感,在遇到患者病亡时,会内心压抑而难以言表;在遇到患者质疑时,会因无法证明实力而委屈懊恼;在高负荷的工作和科研压力下,会在疲惫与焦虑中胶着。而做科普,不仅锻炼了她的性格,也让她找到了价值感。

当她培训的心肺复苏班学员在大街上救起心梗患者时,她会像亲自挽救一名患者一样开心;当她被患者在门诊认出是“直播里讲解医学知识的陈医生”时,她会对自己的诊治更有信心;当她面对迷茫的患者时,她不再怯懦,而是将晦涩的医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解释,让患者和家属听懂,用这种方式建立医患信任……“大医治未病,这是我努力的目标之一。科普让更多人学会防病,是我们救人的另一种途径。前辈也用行动告诉我,无论多么厉害的专家,都要懂得如何更简单又专业地与患者沟通,这不仅利于医患信任,还是尊重患者的医者素养。”陈佳慧说。

“参加援藏医疗队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刘志(31岁)

“90后”医生刘志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中最年轻的队员,他即将与其他队员一起奔赴高原,为提升西藏医疗水平而奋斗。雪域高原,神山净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西藏之旅,一直是刘志的梦想,这一次他终于实现了愿望。

今年3月,刘志刚完成北京冬奥会的医疗保障工作。没想到,5月底,神经外科主任刘如恩跟他说:“今年科里要继续安排去西藏进行医疗支援,你是否愿意接下这个任务?”能接到这样一份光荣的任务,刘志深感荣幸。虽说自己还年轻,但这几年,前面的同事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这让他充满信心。刘如恩主任和同事们的肯定和鼓励更让他倍感鼓舞,勇敢地接过接力棒,决心扎根高原。刘志的爱人也是名医生,虽万般不舍,但她对丈夫的工作十分支持:“我们年轻,还没孩子,老人也都健康,没什么负担,我支持他去。”刘志笑称:“今年在家的时间能以小时计了。”

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正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道:“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刘志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我们年轻医生指引了方向,参加援藏医疗队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我应该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边远地区的群众仍面临一些‘看病难、看病贵’‘小病拖、大病挨’的情况,我会尽好自己的这份力量。”

看着同龄人在其他行业早已独当一面,而自己还泡在手术室里学习,刘志有时会陷入自我怀疑。不过,每当他帮助患者解决痛苦后,看到他们脸上重新绽放笑容,他就又坚定了继续神经外科事业的信心。“医生就是这样一份职业,为患者看好病,很快就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技术水平,争取帮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我也会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新方法、新理念,为医学进步而奋斗!”

“放弃的念头在披上白大衣的一刻消失”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在站博士后祝晟(31岁)

祝晟是一名“医二代”,父母的榜样示范,引领他在多年后也当了医生。他一直感恩父母在高强度的职业压力下,从未缺席他的成长,甚至从未让他感受到一丝来自他们工作的负能量。

祝晟很早就明白,医生背后需要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强大的内心。所以,他也用刻苦和坚持铺就了自己的“学霸”之路。2009年,他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4年,他进入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攻读临床硕士学位;之后他前往德国图宾根大学骨科创伤中心攻读医学博士学位,期间还在美国及印度等地进行过短暂的交流和学习;2021年,他博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同时也是在站骨科博士后。

他考上研究生那年,刚好赶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硕士“并轨”第一年。这意味着,祝晟不仅要完成硕士课业,还要参加临床工作,完成住院医师“规培”。“北京协和医院的培养十分严格,在我们毕业生吃‘散伙饭’的那天,班长说‘我们做到了!’几乎全是男生的一班人集体泪崩。那3年熬过的一个个大夜班,连轴转的手术,为了患者而放弃的假期,回不了家的春节……那一刻,大家被自己感动了。”祝晟说。那天,他在朋友圈里留下动态:“医生所有的辛苦、疲惫、焦虑,以及他们想放弃的念头都会在从值班室走出来披上白大衣那一刻,消失。”

作为在站博士后,祝晟面临沉重的科研压力。科研之路总是充满未知,并非一蹴而就,因迷茫、无助而中途退站或最终出不了站的人并不鲜见。祝晟却保持着一贯的乐观,他说:“大浪淘沙是各行各业永恒的规律,经得起‘科研筛子’筛选,才能成为一名具有科研思维的临床医师,也是成为一名‘专家’的必经之路。”

“救人的功劳不是一个人的”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龚伟(31岁)

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医生必须是精兵强将,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抢救技术,堪称生命线上的“特种兵”,这是业内共识。龚伟就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简称“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里为数不多的一名“90后尖兵”。

龚伟是江西人,研究生阶段在吉大一院主修心血管内科方向,因与现在的爱人相恋,二人便一起留在了长春工作。龚伟说,他“循规蹈矩”地生活了二十多年,2019年底新冠疫情的暴发,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彼时,他毕业才一年多,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妻子怀孕3个多月。但龚伟信念十分笃定:“前线太需要人手了,我是科里年龄最小的,应当冲在前面。”2020年2月7日,他没来得及在家过完元宵节,就随队奔赴武汉。

因为牵挂怀孕的妻子,又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病毒,恐惧在龚伟心中油然而生。他回忆道:“刚开始时,几乎每天都有死亡病例,整体氛围很压抑,每个人脸上都没有笑容。但第一个月过后,慢慢发现患者的病情能控制住了,大家抗疫信心也越来越强。”他至今都记得,一位退伍老军人在拔管清醒后,艰难又端正地举起右手给他敬了一个军礼。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死神手中逃脱,他曾眼睁睁看着病人心肺衰竭而救不回来,有的家属连患者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每每回想起这些,龚伟就很心痛,这也让他对医生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曾经觉得自己一个人能成事,去了武汉才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团队团结、祖国强大、政府支持、基层管理,每个环节都很关键,每个岗位都有意义。这些功劳不是一个人的,属于每一个抗疫的中国人。”如今的龚伟认准了自己的定位,每天忙于治疗、检查、带教、科研,坚守这份平凡的伟大。最近,他收到了吉大博士录取通知书,“我会拼命学习知识,练习挽救生命的技能,无论以后走多远,都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没让患者浪费时间,很值得”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黄馨云(30岁)

黄馨云谈起学医初衷,只是为遵从妈妈的心愿,当个好学生,后来才发现,这份职业的神圣和价值,是她一辈子都挖不尽的宝藏。

在本硕学习过程中,她抱着学一科爱一科的想法,争取把知识学扎实,而真正明白所学意义,是在2015年的一次邮轮旅行中,她第一次把针灸用在现实救治场景。“朋友在坐船前吃过防晕船的西药,但还是出现严重呕吐,那时我没太多经验,只靠着朋友的信任,鼓起勇气试了几针,没想到真缓解了症状,这种学以致用的体验让我体会到,医学真的很有用,帮到人真的很快乐,中医确实也有优势。”黄馨云说。

黄馨云常随身携带“装备”,总想着随时能练几针,这对一个漂亮女孩来说算不上优雅的爱好,但对一名中医学生来说却是一针修一世的勤勉与坚持。终是天道酬勤,她从学业到工作,先后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住院医师”“优秀员工”“青年科技英才”……从规培生、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她几乎都用最短时限达成晋升。

回顾起来,她觉得是自己幸运,搭上了上海“四证合一”培养政策(即前文所述的“并轨”策略)的成长快车道,而在师友眼中,她的成绩离不开自己分秒必争的努力。黄馨云觉得,时间不仅是她忙碌工作与生活的度量,还是衡量她价值的标的。“我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患者病情有好转,没在我这儿浪费时间,这让我觉得值得。作为‘90后’,我的医路才刚起步,时间对谁都很宝贵,我要高效提升自己,尽量为患者减少承受病痛的时间。”

“我们不是娇滴滴的一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医师王奔(29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对广大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这让刚进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临床实习的王奔深受鼓舞。2019年,王奔博士毕业后留在北医三院骨科工作。2020年2月,他接到援鄂抗疫医疗队的通知,没来得及跟父母说一声就整装出发,成了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里最年轻的医生。

在重症病房里,王奔常听到患者对他说“小伙子,有担当!”这让他内心充满力量。但不久后,他就遇到了挫折——在2020年2月14日凌晨五点左右的一场抢救中,因患者病情过重,医生没能救活他。“那一刻,作为医者内心的无力和悲痛难以言表,我更理解了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不过,艰辛与磨砺是年轻医生成长最好的催化剂,此后我更加努力地救治患者,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王奔说。

2020年3月10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一线,充分肯定了医务人员在此次疫情中做出的重大贡献。王奔和队友们听到消息后,一扫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的疲惫和焦虑,作为北医三院第四临时党支部书记的他,与同为“90后”的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吴超共同执笔,代表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将这些日子的成长心得写给了习近平总书记。他们在信中写道:‘90后’年轻党员和老党员一起,冲锋在前,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是‘娇滴滴的一代’!我们不怕苦、不怕牺牲,争做共和国的脊梁!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他们,要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