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六,来自西北大地的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等民族的“花儿”爱好者在西宁凤凰山唱“花儿”,古老的民歌韵律回荡在高原山间。
农村是“花儿”赖以生存的土壤,而城镇化浪潮改变着农村。如今,“花儿”从田间地头进入堂屋瓦房,“花儿”将如何在民间传承与发展呢?
一
“青丝垂柳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在传统农耕时代,青海男男女女在田间地头用“花儿”传情达意、排忧解愁,温暖的情意在人们心间流转。
7月的凤凰山热闹非凡,各地“花儿”爱好者纷至沓来,和舞台上的歌手共同吟唱原生态民歌。
“喜欢‘花儿’的年轻人大有人在,但我们确实希望它能变得更时尚、更流行。”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的冶先生告诉记者。
2010年,青海民族大学的3名学生将现代打击乐融入传统民歌,创出别具一格的“摇滚花儿”,歌曲小样一经上传便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他们用独特的形式颠覆了人们对“花儿”的视听体验。
来自北京一家电子技术公司的总经理马杰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希望把“花儿”投放到KTV点播
系统,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演唱“花儿”的平台。
“我们的点播系统具有同步更新和上传共享功能,在艺术推广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马杰说,“近年,我们公司把京剧和黄梅戏推向各地的KTV与移动终端。”
为了让“花儿”在城市生根发芽,青海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花儿”产业的探索路径,在西宁城郊、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互助县等地建成一批“花儿茶园”,使“花儿”艺人迈出了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二
青海省海东市群众艺术馆负责人马清华介绍说,“花儿”市场化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传统“花儿”的神韵和魅力,现代化音响设备在蚕食“花儿”的原真性,在金钱诱惑下,许多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人采取放任的方式,演绎被扭曲的“花儿”。
“花儿”需要严格遵循特定的格律规则与发声技艺。“现在的年轻歌手把‘花儿’歌词张冠李戴,用流行唱法演绎‘花儿’,背离了‘花儿’的本质。”马清华说,“传统‘花儿’之所以传播广泛,与其特定的格律和唱法有关。”
“原生态是‘花儿’生生不息的基石,散发出最朴实的光辉。”青海省文化馆编剧鲁占奎说,“‘花儿’不能一味迎合市场潮流,只有守住自身的本色和风骨,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2009年4月,大型花儿音乐诗剧《雪白的鸽子》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该剧以青海民间广为流传的经典“花儿”为题材,用传统、原真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青海农耕社会原貌。
三
寻求政府支持,扩大交流合作,谋求理论指导,拓宽宣传渠道是保护和发展“花儿”的关键。“如果没有政府和省外力量的支持,‘花儿’的传承和发展之路就很难走通。”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说。
2011年起,在国台办及青海省台办支持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心多次组织台湾观摩团赴青海观看“花儿”演出,了解地方民俗特色。青海省群众文化协会先后组织基层群文干部赴台湾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使青海“花儿”走进了台湾。
青海省花儿研究会会长滕晓天指出,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花儿”必须在传承中寻求创新。“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摆脱时代的烙印,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百姓,‘花儿’才能真正在城市生根发芽。”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柯杨说,当农耕文化受到冲击,创新是延续传统艺术生命力的有效方式。“那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年轻学者和艺人应该得到尊重和扶持,要鼓励他们去促成‘花儿’文化的活态传承。”
“要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花儿’的影响力。”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杨生顺说,“2012年,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派出教师,到西宁市的100多个社区,开办讲座600余场,把‘花儿’带进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杨生顺说,由青海花儿研究会自行筹建的“青海花儿”网站即将上线。该网站将以讲座、教学、科研、娱乐四位一体的形式,为广大“花儿”爱好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