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切实“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福建省永定县围绕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教育管理落实难、组织生活参与难、党费缴纳难和预备党员转正考察难的“四难”问题,以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为探索的切入点,运用当地著名的“世遗”土楼品牌,结合客家情缘,在互联网上探索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土楼e支部”。
“土楼e支部”采取“集中管理、虚实兼融”的方式,改革传统的组织设置,打破时空界限和单位壁垒,依托e支部网站、QQ群和手机短信平台等在网络上实现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党费缴纳、组织关系接转、会议票决、三会一课等实体支部的各项功能,构建了“实体支部网络化,网络支部实体化”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实践探索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难题的新途径,确保了信息化时代流动党员“流而不失”、“流而不散”。
一、背景与动因
(一)市场化深入发展,流动党员管理存在“四难”的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两新”组织采取更为灵活的用工制度,人们自发自主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越来越普遍,党员的流动呈现多角度、高频率、宽领域的大流动,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流动党员管理的需要,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落实难,组织生活参与难,党费缴纳难,预备党员转正考察难的“四难”问题日趋明显,大量的流动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甚至成为“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长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站总数320万个,域名总数1844万个,Ipv4地址数量3.30亿;拥有Ipv6地址16670块/32,位列世界第二位;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以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正是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尤其是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为开展流动党员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网络应用的普及,为信息化服务提供了现实可能。随着QQ、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载体,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在线交友和在线视频等网络应用不断向社会生活渗透,互联网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人群中熟悉网络、会用网络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手机用户为1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位居世界第一位,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党员作为我国人群中文化素质较高、较先进的代表,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的持续优化,党员中熟悉网络、会用网络的党员也必将越来越多,为此,在党员中开展信息化服务的探索具有现实可能。
二、主要做法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土楼e支部”正是从发现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四难”的问题出发,以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作为探索的切入点,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来的。
探索之初,我们设问了“三个问题”:怎么破解?流动党员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党员与党员、党员与党组织间的空间距离,而破解流动性和空间距离限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这个群体具有熟悉网络、好用网络的特点,具备开展信息化探索的条件和基础。为此,经分析当前普遍应用的信息技术后,确定了整合网站、QQ群和手机短信平台作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探索的综合服务平台。谁来破解?根据我县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探索,其工作人员既要熟悉党务又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确定了由县级组织部门负责探索。预期目标?最低目标是逐个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落实难,组织生活参与难,党费缴纳难,预备党员转正考察难”的“四难”问题,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机制,再结合实际拓展服务功能,完善配套的服务机制,从而实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在线化、常态化、制度化。
(一)从破解“四难”问题入手,架起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空中桥梁”。为了避免网上支部“虚”,科学设置组织,采取“集中管理、虚实兼融”的方式,依托县党员服务中心成立永定县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党总支,将全县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党总支,按就业所在地一致、原籍乡镇相邻的党员安排在同一支部的原则,分设龙岩、厦门、广东等46个流动党员党支部,流动党员既是实体支部党员又是网上支部党员。流动党员管理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联系方式变更后联系不到的问题,为此,针对“教育管理落实难”,开发了党员能够自主维护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的“党员服务中心”,并对接手机短信平台;为每个支部创建一个支部QQ群,组织党员加入,通过网站、手机和QQ群构建了“三位一体”沟通联系渠道,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联系不到的难题;目前,共有1576名党员加入“土楼e支部”网站;同时,通过在线学习积分化、定期发送手机党报、对接福建行政学院的“福建干部学习在线”平台等方式破解党员教育难的问题;目前,“土楼e支部”日均点击量达4万多次;针对“预备党员转正考察难”,要求预备党员在召开转正大会前,由其工作单位或生活的村(社区)提供预备党员近期现实表现情况的说明,破解考察难的问题;同时,由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统一向有关人才市场(服务中心)借阅预备党员档案,转正结束后,材料经审核无误后,再寄送回相应的人才市场,确保转正规范有序;目前,共有256名预备党员顺利转正;针对“党费交纳难”,开发在线交纳党费平台,党员输入个人工资后会自动依据收缴标准计算每月应交纳的党费,并可通过支付宝、财付通和网上银行等主流的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真正实现党费交纳在线化、便捷化;目前,共收缴党费145508.16元。针对“组织生活参与难”,因为同一支部的党员在同一流入地(城市)工作,能够开展实体活动,同时考虑流动党员存在“空间距离”的实际,采取“虚实兼融”的方式开展组织生活,要求支部每年至少召开6次QQ群在线组织生活,2次实体组织生活,每名党员至少参加3次QQ群在线组织生活,1次实体组织生活,确保所有流动党员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
(二)从建强管理队伍入手,实现“被动管理”到“自主管理”的根本转变。配齐配强支部班子。为了实现支部的自我管理,针对流动党员分散的特点,实践探索了依托支部QQ群在线选举支部班子:完全参照实体支部选举的程序和要求,候选人员在线开展竞选演说,回答党员提问,最后有选举权的党员登录网站的“在线投票”平台匿名参与选举投票;2012年10月,22个党支部全部通过在线选举产生支部班子。针对部分支部党员人数超过70人,不利于管理的实际,2014年4月,将原有的22个党支部拆分为46个,且全部通过在线选举产生支部班子;建好联络员队伍。为每个支部安排一名年龄、兴趣爱好、学识水平与他们相近的大学生村官或选调生作为支部联络员,负责指导支部开展在线选举,预备党员转正、“线上”和“线下”实体组织生活等活动,并作为总支与支部的“桥梁”,起到上传下达作用,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2012年以来,先后共有103名大学生村官或选调生担任过支部联络员。建强网站管理队伍;设置“我要当版主”栏目,挖掘流动党员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吸收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站运营、版块管理等方面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兼职担任“土楼e支部”网站的管理人员,让流动党员参与网站部分版块维护,发挥党员的主人翁精神。
(三)从创新平台功能入手,实现“网络支部”到“实体支部”的功能转化。针对年轻党员熟悉网络、好用网络的特点,自主设计开发“土楼e支部”管理平台,将实体党支部和党员的简明信息映射到网络上,并突出“两大功能”。“党务管理功能”,设置“网上支部”,下设“党员服务中心”、“党费缴纳中心”、“组织关系接转”、“投票表决”和“在线转正”等功能模块,在线实现个人信息维护、转移组织关系、缴纳党费、支部选举和预备党员转正等日常党务管理。互动交流功能,将“土楼e支部”网站与QQ群进行对接,通过“QQ一键登录”、“微博绑定”等技术,实现与腾讯网的互联互通,党员在“土楼e支部”网站上发帖能实时推送到发帖人的QQ空间和腾讯微博;党员在QQ空间的说说和腾讯微博的动态也会同步推送到“土楼e支部”网站的个人动态信息栏目;通过开发“智能QQ机器人”,实现网站的网上支部和支部QQ群的互联互通,支部网站上的公告、文件实时自主推送到相应支部QQ群信息公告栏,支部QQ群上的聊天记录,通过“智能QQ机器人”自动保存到网上支部相应的栏目。
(四)从健全工作机制入手,实现“网下管理”与“网上管理”的双向互管。为切实加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机制建设,县委组织部制定了《永定县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网络党支部管理办法(试行)》,以实名认证、积分管理、民主管理等为主要内容,从制度上确保流动党支部管理有效、运行有序。实名认证机制,党员加入“土楼e支部”,必须进行实名认证,由管理员对照实体支部的党员名册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享有网上支部的办事、查询、支付、互动等各项权利,确保了“土楼e支部”的党员既是“网上支部”党员,又是实体支部党员。积分管理机制,着眼于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引入积分制管理模式,对党员登录网站、参加在线学习、在线缴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讨论交流、对网站的文章留言、表态等进行量化赋分,平台根据党员在线学习、参与情况自动统计生成其学分,并将积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参考。民主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党员坚持民主集中制,依托支部QQ群就支部的活动方案、民主评议党员、推荐表彰对象、拟定支部的学习计划和内容等展开讨论,从而实现党支部的自我管理服务。创先争优制度,通过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大讨论、“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让党员的风采在网上“秀”出来,使网站更具吸引力;开展评选表彰活动,“七一”前夕集中表彰了一批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联络员,并在网上展示先进事迹,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
(五)从提升服务内涵入手,实现“组织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健全完善党内关爱帮扶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在良好的服务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荣誉感、归属感。党内关爱帮扶。县委组织部设立了党员关爱基金,制定了《土楼e支部“故土”党员关爱基金管理办法》,对困难的“土楼e支部”党员进行慰问和补助,让党员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目前,发放慰问补助金9000元,发动为困难学生捐款17000余元,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176人次。服务创业就业。为切实帮助大学毕业生党员创业就业,在“土楼e支部”网站设置“党员创业就业”栏目,及时发布省、市、县级企事业单位招考(聘)信息,引导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县委组织部与县劳动就业中心、县裕农人才培训中心对接,组织党员参加SYb创业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在“土楼e支部”网站为一些开公司、开网店的党员免费提供网店、商品广告网页链接。同时,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党员“贷款难、起步难”的问题,县委组织部与信用社开展了“大学毕业生党员创业助推”活动,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大学毕业生党员提供10万元以内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