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浏阳市 > 正文

【老有所为】浏阳市:老年大学开在家门口,老邻居成了“新同学”

2023/8/11 20:41:06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2-05-30

【老有所为】浏阳市:老年大学开在家门口,老邻居成了“新同学”长沙老干部

关注2022-05-3016:58湖南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

老年大学开在家门口

老邻居成了“新同学”

浏阳市老年大学

校歌

《我的梦想》

“踏着晨曦,不畏艰难,走进我们的课堂,我要上大学,我要登舞台,我要争嘉奖……”5月24日,走进浏阳市老干部大学,优美动听的校歌从声乐班传来,隔壁舞蹈班、非洲鼓班、书画艺术班的教室里也热闹非凡。

一直以来,浏阳市老干部大学坚持政治建校,党建引领,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把“学、乐、为”有机结合,全面加大基层老年教学点建设,凝聚全社会老年人力量,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奏响实施“强省会”战略的“银发之声”。

老有所学

38个教学点开在家门口

老年教育实现城乡全覆盖

初夏时节,在永和镇老年大学,宽敞的操坪、明亮的教室以及齐全的硬件设备让人点赞。“办好老年教育,硬件投入是基础。”校长朱剑青介绍,永和镇老年大学是浏阳第一所乡镇老年大学,2019年,在永和镇党委、政府以及热心老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而成,今年永和镇又拨款近20万元对学校操坪和舞台进行了维修和扩建。

条件好了,班级数量也逐年增多,课程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员人数从最初的100余人增至如今的300余人。“在没有成立老年大学之前,我们都要乘车去浏阳城区上老年大学,舟车劳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员唐运珍说,如今,乡镇老年大学就建在家门口,走路5分钟就到了,还能体验各种兴趣班。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市在打造永和镇老年大学这一长沙示范性老年基地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基层老年教学点建设,鼓励支持有意愿、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工作。

在大瑶镇杨花村,该镇的第2所老年大学正在紧张筹备中。“杨花村是大瑶镇的一个偏僻山村,离镇上的老年大学较远。杨花书院是一个多功能场所,新建的这所老年大学依托杨花书院这一阵地,为杨花村附近的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与学习的场所。”杨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良洪说。

“目前,全市有44家单位申报创办基层老年学校,有38所开学,已实现全市各乡镇(街道)老年教学点全覆盖。”浏阳市老干部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老年大学是党委、政府联系老人的桥梁之一。多年来,全市各地老年大学始终坚持“政治建校”,坚持“姓党”“为老”的办学方向,各级老年学校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班级成立了临时党小组,将政治学习纳入教学内容,贯穿老年教育全过程。与此同时,我市积极依托网上学习平台,常态化开班109个基层网络教学点,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确保离队老同志思想不掉队。

老有所乐

开设喜闻乐见的课程

让老年人沉浸课堂

老有所学有了“阵地”,老年教育也要迸发生机与活力,让老年人在学校找到生活的乐趣。

如今每逢周三,在浏阳市老干部大学《手机短视频制作》课程上,总能看到年过九旬的白发老人张柏先认真上课的模样,“以前我只会打电话、发微信,如今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指导下,我可以制作简单的短视频,记录生活的美好。”

“《手机短视频制作》课程是去年新开设的,起初学员还不多,后来大家知道有这个课程后,便陆陆续续增加至如今的80余人。”教师文瑛说,随着互联网时代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短视频热潮也兴起,这个课程的开设为老年人融入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目前,浏阳市老干部大学共开设体育运动、信息技术、书画艺术、声乐、舞蹈、文学、器乐等7个系,聘请各类专业教师50余人,设有课程50余门,每年在校学员约1.2万人次,采用“考勤不考试、评优不评分、结业不毕业”的管理模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课办学。

不仅是浏阳市老干部大学的课程丰富多彩,乡镇的老年大学也是如此。“广场舞、交谊舞、书法、非洲鼓……”

在永和怡家乐老年学校墙上,每周的课程安排一目了然,种类丰富多样,时间也有早有晚。永和怡家乐老年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2020年9月开学。在它周边,分布着养老院、幼儿园、果园,“我们主要通过医养结合的方式,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舒适健康的老年生活。”永和镇怡家集团党支部书记刘庆华说。

“退休以后我就一直在家带孩子,如今来到在这里当老师,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也找回了当初充满热情与活力的自己。”今年65岁的叶小平是永和怡家乐老年学校校长,也是教学非洲鼓和舞蹈的老师,看到学员们为登台演出,个个精神抖擞,自己也激动万分。

老有所为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

“夕阳红”成“志愿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每周一至周五早上8点,身穿志愿服的老干部大学志愿者准时在校门口值守,查看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把好疫情防控关卡,有序引导学员进入学校。

“目前,我们志愿服务队有200多名志愿者,虽然大家都不年轻,但都有一腔热情和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也愿意发挥自己的余热,服务社会。”今年65岁的张秀莲是浏阳市老干部大学志愿服务队队长,退休前是市妇幼保健院一名护士,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她的初心和使命,“2021年,我们志愿服务时长约3000小时,超过350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队政治指导员胡蓉还获评‘湖南好人’。”

投入近百万元成立个人爱心基金,无偿腾出自家楼房打造“暖心家园”,耗资近300万元为老人免费拍照并赠送相片……今年55岁的胡蓉身兼多职,她不仅是社区下设党支部书记,也是公司总经理、艺术团团长,更是数百名学子的“胡妈妈”和空巢老人的“小棉袄”。此外,她还成立了个人教育基金、妇女儿童救助基金和助残爱心基金,20多年来帮助了近500名贫困学生、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士。

“其实帮助别人也是一种自我治愈的过程。”胡蓉说,获评“湖南好人”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我希望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老有所为天地宽,余热生辉乐无边。结合“永和微光”党建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五个到户”,永和镇老年大学以“五老红”志愿服务队和“红色娘子军”志愿服务队为先锋,深入村组、社区、企业开展矛盾调解、扶危帮困、慰问演出、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永和基层社会治理。

前不久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的淮川街道朝阳社区,按照常住人口和注册志愿者的人数比例,几乎每5名朝阳社区居民就有1名志愿者。2002年,朝阳社区成立“向日葵”志愿服务队,起初仅有几十名志愿者,之后广泛开展形式各异的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余热,越来越多的人穿上“红马甲”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如今,“向日葵”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朝阳社区的志愿服务品牌,下设10支队伍,当初的那一株“向日葵”如今开出了10朵“志愿服务花”。

一名老年学员,带动一个家庭,熏陶一方乡民,传递浓浓的正能量。“强省会”战略号角已经吹响,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工作者必将倾情奉献、接续奋斗,唱响银发“主旋律”、谱写银发“合奏曲”、奏响银发“最强音”,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浏阳作出老年人应有的贡献,助力长沙将“强省会”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原标题:《【老有所为】浏阳市:老年大学开在家门口,老邻居成了“新同学”》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我先行
“助学+励志+育人”樊城区总工会“金秋助学”有了新举措
替父当背夫,用汗水浇灌的青春感动全网女大学生获大冶楷模荣誉称号
最新图文
“助学+励志+育人”樊城区总工会“金秋助学”有了新举措
替父当背夫,用汗水浇灌的青春感动全网女大学生获大冶楷模荣誉称号
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县局工作动态临清税务:医保缴费“靶向”服务实力“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