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党的事业的开拓者、推动者和捍卫者。对于港闸区而言,青年是港闸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有生力量和后备力量。当前,港闸青年队伍主流是好的,一大批学历层次高、开拓意识强、奉献精神优的青年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但是理想信念淡化、能力本领弱化、物质追求显化等问题对于青年队伍建设的影响和阻滞不容忽视。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就是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始终坚定跟党走、加速健康成长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共青团组织应担负的历史责任。
三、目的意义
通过实施“333”青春领跑工程,努力促使全区青年队伍实现五个进一步。
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通过活动,引领广大青年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追求同人民群众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
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活动,促使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树青年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促使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尽心勤职,勇于担当。
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活动,提升广大青年本职岗位创先争优的能力水平,提升广大青年投身科学发展的业务本领,努力把他们锻炼成为业务上的行家、发展中的先锋。
工作作风进一步务实。通过活动,倡导广大青年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贴近基层想实招,奋力拼搏干实事,争创一流出实绩。
奉献意识进一步彰显。通过活动,激发广大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时时讲大局,处处讲奉献,恪尽职守,把追求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把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运动中。
四、推进举措及步骤
(一)创设三个平台,助推青年成长
“青年讲堂”(高层次平台)——补给青年营养。继续做优“青年讲堂”品牌,在总结以往“青年讲堂”开办情况的基础上,着眼于高定位、优品牌、实成效设计“青年讲堂”。积极引入名家讲座、发展前沿、改革探索等专题,把“青年讲堂”建设成为港闸青年接触高层次理论成果、发展改革探索前沿的学习平台。从2012年开始,“青年讲堂”每年举办至少四期,确保“青年讲堂”常态化呈现在港闸青年面前。
“青春视野”(互动式平台)——展示青年风采。打造“青春视野”品牌,定位为青年互动性学习平台,以青年自己登上讲台作讲座为主体,分设我论经济、我论党建、我论发展、我论社会管理创新等专题,定期发布课题指南,促使青年养成学习、思考、研究的良好习惯
“虚拟论坛”(信息网络平台)——表达青年心声。借助“港闸共青团网”开设港闸青年论坛、港闸青年分类微博、微信、港闸青年分类QQ群,由青年自主管理,形成交流思想、交流工作、交流人生、交流理想的网上桥梁。同时加强网络监管,促进“虚拟论坛”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三大机制,提升青年素能
“青年导航”——牵手助成长。构建导师带徒机制。在陈桥街道“星火传承”结对、唐闸镇街道“助飞计划”、秦灶街道“牵手明天工程”的基础上总结提高,由团区委牵头开展“青年导航”活动,组建区级“青年导师团”,聘请区内外各级领导、青年成长指导专家,形成“1+X”结对指导。各街道、开发区相应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以此,加速青年的健康成长。启动区级“青年导航”计划,组建“青年导师团”并按年度正常开展活动。
青春会客厅——解惑明方向。构建青年对话机制。定期开展青年与区领导面对面、青年与区内优秀科级干部面对面,青年与各届优秀青年代表面对面活动。青年与区领导面对面,聆听区领导对青年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交流青年成长阶段中的困惑与思想波动。青年与区内优秀科级干部面对面、青年与各届优秀青年代表面对面,共同他们成长体验,让青年近距离体会与感悟。
“青年成长会”——比学促提高。构建青年定期交流机制。将区内青年分类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素质拓展、对外学习交流等活动,并将此打造成为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的青年交流平台。座谈交流,互相交流学习、工作中的体会与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素质拓展,通过拓展训练等活动加强青年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外学习交流,由团区委组织区内各类青年代表与区外青年群体交流联谊
(三)开展三项主体活动,引领青年实践
“青春建功十二五”。开展“三比三争”主题活动,比学习,争当新时期学习楷模,引导青年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丰富知识储备。比干劲,争当新港闸行业先锋,引导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创一流业绩,实现岗位建功。比奉献,争当新时代和谐号手,不断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在和谐港闸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青年风尚节”。契合青年的需求,每年在“五四”节前后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不同主题的港闸青年风尚节系列活动。开展“微心愿我实现”,青年风尚榜样评选,“绿色新市北”等主题活动。形成具有港闸特色的青年价值新风尚。
“青春温暖行动”。以“青春温暖行动”统筹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以集中青年志愿行动、专题青年志愿行动为主体,倡导青年担当社会责任、奉献和谐社会。按各团工委组建社会管理创新青年志愿团,开展社会管理创新青年志愿活动,促进青年志愿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开展青年群体结对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手拉手奉献爱心。促进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开展微公益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