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广昌县 > 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市县动态【抚州】广昌县“小蘑菇”装上“科技芯”敲响乡村振兴“致富门”

2023/8/8 14:47:37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3-06-12

▲2023年2月25日,第八届全国(广昌)羊肚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在江西省广昌县隆重开幕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安排,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县域富民产业”的概念。县域富民产业指的是充分依托县域的优势资源,延长既有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县域内形成的参与度广、带动能力强、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或者说是带动县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模式。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国高效特色农业之一,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的农业种植优势,江西省广昌县是茶树菇人工代料栽培技术的发源地,也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近年来,广昌县积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走出了一条兴县富民的发展新路。

食用菌产业是广昌县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富民产业。广昌县食用菌产业“起步早、规模大、品种多”,是广昌县致力打造“百亿”产值的首要产业。2022年广昌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2.36亿筒,食用菌干鲜菇产量达21602吨,产值达5亿元以上。

早在1992年,广昌县便用人工方式培育出被誉为“中华神菇”的茶树菇,经过30多年的发展,食用菌产业从茶树菇这单一品种拓展到多元化品种,从分散种植到工厂化生产,“小菌菇”长成了“大产业”。广昌县食用菌产业以茶树菇和羊肚菌为主导,其余品种有海鲜菇、鲍鱼菇、虎奶菇、毛笋菇、竹荪、樟树灵芝等。目前,广昌县拥有食用菌生产及加工企业13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茶树菇生产专业合作社37家,茶树菇民间科研机构1家。

广昌县食用菌产业在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积极举办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力。2019年,广昌县举办了中国(江西)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22年,广昌茶树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3年2月,广昌县成功召开了第八届全国(广昌)羊肚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1科技创新为产业增添发展动能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广昌县目前建设了规划总面积3614亩、总投资2亿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同时设立了广昌食用菌研究所、江西有机食用菌推广学校等,并积极筹建食用菌院士工作站,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专家科研团队合作研究,全力推进食用菌新品种研发、新产品培育、新技术推广。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广昌县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创新,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22年,为帮助企业攻克食用菌轮作、食用菌机械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白莲副产品代料生产茶树菇菇筒、茶树菇种源提纯复壮等技术难题,广昌邀请四川省农科院高级工程师杨作明、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团队、江西省农科院张诚组建“一企一博”服务团,为企业集中攻克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谢远泰发明茶薪菇人工菌种后,广昌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其从事新品种研究,他研究发明了以莲子壳代替棉籽壳代料栽培茶薪菇新型无公害技术,并实现了茶薪菇菌种固体接种到液体接种的升级换代。这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缩短了茶薪菇生产周期,增加了产量,提升了经济效益。2022年全县白莲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通芯白莲产量9000吨,通芯白莲产值达7亿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榜首;全县林下食用菌种植面积达6000亩,产值约3.3亿元。

▲江西省广昌县头陂镇羊肚菌种植基地

2强化“三大工程”,分类精准施策

实施装备提升工程,推进装备改造升级。围绕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广昌县进行设施装备全面改造和提升。一是支持菌棚菌房、生产基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食用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菌棒制作、栽培采收、分拣包装等先进机械配备,着力改善食用菌生产经营的硬件条件。二是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厂房机械等生产设施,以及冷库、烘干、包装等配套设施装备的标准化。三是加大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装置在食用菌生产经营上的推广应用力度,如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产业提质升级改造示范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用于对菇农的茶树菇旧棚改造,按照设计规格要求进行改棚的农户,按130元/平方米的补助标准进行奖补,极大改善农村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实施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壮大产业主体。一方面,广昌县建设规模生产基地,按照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的要求,大力建设科技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特色化、规模化“七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同时,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基地特色,建设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广昌县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企业等食用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食用菌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市、省级龙头企业,推动食用菌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支持乡镇围绕食用菌产业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2022年,广昌县推进食用菌“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产业发展模式,积极争取资金1100万元,在茶树菇产业基础较好的赤水镇、头陂镇、水南圩乡等3个乡镇兴建茶树菇菌种加工基地和标准化种植车间。

实施绿色发展工程,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围绕“双碳”目标,广昌县推行立体化种植、生态化环保、综合化利用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推进食用菌生产减排、减损、固碳和能源替代。在制棒、出菇等环节,广昌县推广轻简化、绿色化技术,大力推广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等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塑料薄膜和农药等使用,加强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广昌县积极发展“粮菌”“菜菌”“果菌”等立体、多元、高效生产模式,推广“水稻+羊肚菌”等稻菇轮作模式;加强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把加强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大举措;加强菌渣综合利用,推广菌渣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模式,引导无害化、高效化、资源化处理废菌棒,实现菌渣变“宝”。

3深化科特派机制,加快产业迭代升级

推进人才下沉,实现科技服务“零距离”。广昌县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平台为载体,依托省市科技特派团,健全完善县级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开展培训、示范、合作共建等科技服务工作。近年来,广昌县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选派科技特派员300余人次,实现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培训基层科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等2000人次;建成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园区1家、市级星创天地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推动形成了以基层群众收益为导向的政产研学用同向发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格局。

完善政策举措,构建科技助农“共同体”。广昌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和《抚州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精神,以科技特派员基层服务为载体,积极引导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理念等现代创新要素下沉一线,推动打造与农民“一起干、一起赚、一起担”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广昌县在近年来陆续出台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事业单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公益服务、科技创业的相关优惠、支持政策,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服务企业、合作社等26个。

强化培训实效,打造乡村振兴“加油站”。围绕群众增产增收,广大科技特派员不断优化科技精准帮扶新模式,面对面、手把手进行实操教学,切实强化技术服务针对性、实效性,受训农民技术能力、内生动力提升显著。充分发挥省市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师资、技术、示范基地等方面的优势,加强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农村农产品经纪人的专题培训,截至目前累计举办专题培训班60余期,培训基层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振兴突破看沈阳|沈阳沈北新区:聚焦“三大目标”大力推进“一城五园”建设
新密市多项措施助力大学生就业
市北李沧西海岸…青岛这些区规划怎么变?官方详细解答
最新图文
新密市多项措施助力大学生就业
市北李沧西海岸…青岛这些区规划怎么变?官方详细解答
福建平和纪念“八闽第一枪”95周年:汲取革命力量建成高质量发展进步之星、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