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8-30
为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加快发展南宁、桂林两个高等教育集聚区”的谋划布局和要求,强化桂林作为广西高水平大学集聚区之一的引领作用,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完成,现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依据
本规划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和《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和谋划布局,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广西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等规划、文件的精神编制,同时,与《桂林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桂林市教育“十三五”规划》、《桂林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桂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桂林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桂林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等其他相关规划的主要内容、相关指标相衔接。
二、规划编制必要性
201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提出“重点建设南宁、桂林两个高水平高校集聚地”。桂林大学聚集区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雁山大学集中区及花江大学集中区是桂林市重点规划建设发展区域。近年来,雁山区、灵川县、七星区积极配合桂林市推进高校建设,加快聚集区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建设桂林大学聚集区,是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加快发展南宁、桂林两个高等教育集聚区”谋划布局的重要举措。强化桂林作为广西高水平大学集聚区之一的引领作用,将与南宁教育园区一起逐步形成广西高等教育领域的“双核驱动”格局。这对广西高等教育发展和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加快桂林大学聚集区建设也将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并促进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助于桂林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建设国内一流的高等教育聚集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区域性国际科教名城,有效提升桂林的城市品质和形象魅力,引领桂林高等教育“教产学研”与城市空间、产业发展实现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特色化和品质化发展,这对桂林高等教育及城市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规划编制过程
本规划编制自2018年1月正式启动,经过组建编制专家咨询小组、开展前期调研、收集整理资料、起草规划文本、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专家评审、与其他规划衔接等过程,历时12个月。
本规划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前期调研,于2018年5月4日、17日、31日分别到雁山区人民政府及雁山区相关高校、临桂区人民政府及临桂区相关高校、七星区及灵川县人民政府及七星(及花江)相关高校和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并于2018年7月9-12日对主要相关高校进行了专项调研,于2018年7月18日邀请各相关高校发展规划等部门专家领导进行了专题研讨,对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讨论研究和征求意见。2018年11月,桂林理工大学编制小组迅速形成《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文本,并分别于2018年11月26日和2018年12月4日对各相关高校及成员单位、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并在市发改委内部相关科室广泛征求意见,至2018年12月12日止,共收到相关区县、有关部门、相关学校及内部相关科室共8个单位的反馈原始意见和建议共25条,其他14个单位无意见,所有意见和建议反馈均全部给予采纳(详见附件3《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意见征集汇总表》)。
2018年12月13日,市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和各有关部门对规划编制组提交的规划评审稿进行了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建议规划编制单位根据与会专家和代表的意见,对《规划》文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评审现场提出的34条意见,均全部采纳(详见附件3《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意见征集汇总表》)。
四、规划编制的原则及特点
规划编制遵循统筹兼顾、因地制宜、远近期结合、对接重大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广西和桂林高等教育发展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聚集区建设的需求,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突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融合,提出了桂林大学聚集区2018年至2025年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规划布局,拟订了加快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的高校聚集、产教融合、校城一体、综合配套等主要措施,充分体现了统筹协调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对接重大战略、彰显桂林特色等主要特点。
在“高校集聚”中,集聚桂林市高等教育资源,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特色发展、开放办学、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广西和桂林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在“产教融合”中,重点围绕“+高等教育”,强化高等教育功能,完善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在“校城一体”中,积极围绕“高等教育+”,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城镇建设、人口就业、产业协同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作用,以高等教育聚集区为引擎,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校城深度融合“桂林模式”。
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本规划共九章4.2万字,附桂林市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重大项目63项。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序言。简要阐明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和规划对象、期限等。
第二章:发展背景。总结了桂林市高等教育发展、聚集区区位条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产业发展基础、综合承载能力及对外开放合作等大学聚集区发展基础,分析了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总体思路。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四章为规划布局。提出“一区多园、全域协同、产教融合、生态共享”的总体布局和“一体两翼、三极四区”的空间格局。
第五章:高校聚集。提出大力推进广西和桂林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集聚桂林市高等教育资源,强化桂林市作为推动广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双核”之一的优势地位,具体提出了整体推进、校际协同、学校提升、学科发展及人才集聚的主要任务。
第六章:产教融合。重点围绕“+高等教育”,强化高等教育功能,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提出了产业引领、产学贯通以及促进工业、文化旅游业、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七章:校城一体。积极围绕“高等教育+”,构建以大学为纽带,以高等教育聚集区为引擎,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校城深度融合“桂林模式”,具体提出了功能互动、空间交融、设施共享的主要任务。
第八章:综合配套。具体提出了道路交通、信息网络、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第九章:支撑体系。具体提出了协调机制、用地保障、资金支持、政策指引、宣传推广、监督落实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六、主要问题说明
基础数据来源说明。规划中基本统计数据来自桂林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非统计数据来自于各区县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由或各有关部门和学校提供。
发展定位说明。规划对桂林大学聚集区的发展定位,贯彻了国家和自治区层面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尤其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的具体要求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广西发展高等教育的谋划布局,并与《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对桂林的功能定位及《桂林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相应定位相结合。
发展目标说明。发展目标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广西发展高等教育的谋划布局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相一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双一流建设指标等发展指标与《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桂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自治区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公布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通知》等文件进行衔接,各高校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指标与各高校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及相应中长期发展战略保持了一致。
规划布局说明。规划根据我市大学聚集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相应的区位条件、科技教育、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基础,并与《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桂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等有关大学聚集区发展的教育、科技、产业、城市布局相衔接,提出了“一区多园、全域协同、产教融合、生态共享”的总体布局,以及“一体两翼、三极四区”的空间格局。
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