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会宁县 > 正文

甘肃会宁高考状元乡:恢复高考30年2000人上大学

2023/7/21 13:09:45 点击:

这是新庄中学学生回家必经的山路。家离学校5里路以上的学生,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业上,他们都已习惯在崎岖的道路上攀登。本报记者狄多华摄

本报记者狄多华

中国青年报讯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具有初次社会分层的功能,也是青年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最重要、最公平的通道。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考取大学就意味着成为国家干部,拥有城市户口。只要还有体脑分工,高考的分层作用就不会消失。

甘肃省会宁县新庄塬新庄中学老师邢建文,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从这个穷地方考出去的学生。当年赶考,他借了叔叔的自行车,骑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赶到位于川区的考点。他考上了师范专业,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当了老师。本来认定这辈子只有务农一条路走的他,命运由此改变。

刚刚大学毕业也回到新庄塬教书的赵映文老师,年龄比邢老师小了近30岁,他一样感受了高考带给自己和会宁的影响:“我家出了4个教师,从这儿就可以看出恢复高考的好处。没有高考,会宁不可能走出那么多人,如果不走出那么多人,会宁就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4年干旱、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的穷地方,几乎家家有娃考出去

4月25日中午,记者来到新庄塬十里八村69岁老人李生富家时,大他一岁的老伴儿正将新买的电磁炉调试好,为他下面条。电磁炉是前几天刚从镇上买回来的,钱是三儿子从宁波寄回来指定“专款专用”的。

曾有记者这样写他眼中的会宁:随便登上一座山梁,放眼望去,绵延无尽的重重大山干枯而苍白,很多时候,你找不到村庄的影子,甚至连草,一颗瘦弱的草也找不到。“新庄塬与此相差无几,50年前种下的杏树,长到现在,不过两米高。”

虽然在连续干旱的4年里,这里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甚至未能超过1200元,但记者在走访中,还是看到了很多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家庭。而这些家庭,几乎都有娃娃在恢复高考后的30年中,高中上榜并走出山村。

5岁丧母、十二三岁开始给人家放牲口“挣口饭吃”的李生富,16岁在众人的帮衬下成了家。虽说“小时候给红军挖过洋芋”,可没念过一天书。

“可李生富的后人争气!”在十里八村,李生富老两口如今是让人眼热的一对。恢复高考后,他的儿女中出了3个大学生,有在宁波工作的,有在兰州工作的,如今,孙子辈中又有两人考上了大学。

这个战绩在李生富看来,可不是最好的:“这个数,不要说在整个会宁,就是在东坡社也算不得多,首先和生栋家就没法比。”

李生富所说的生栋是其叔李思聪的儿子李生栋,1981年考入兰州大学,现在青海省发改委任中层领导。李生栋的两个弟弟,一个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一个毕业于吉林电力学校。这家两代考出10个大中专学生。

记者来到位于新庄塬东坡社的李思聪家,75岁的老人马上拿出陕西名烟“好猫”热情招呼客人。从院前的窑洞到前院的土坯房再到后院的大瓦房,李思聪家存留下来的4个不同时期的房屋,俨然一个家庭变迁的博物展。

原本吃了上顿没下顿,靠小脚母亲讨饭度日的家庭,自从“三个娃毕业后,日子就松活(当地方言,意为宽松)了许多。”

同村的李国义老人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早期的十三四户人家七八十口人,到现在40多户两百二三十口人,恢复高考的近30年里,东坡村考出去的大中专学生至少有33个,几乎家家都有考出去的孩子。

我们这儿走出了2000多名毕业生,一人往家寄500元,就是100万元

身为一方父母官,新庄塬乡党委书记牛炳贵这些日子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近3个月时间,新庄塬没有一次超过5毫米的有效降水。老百姓刨开厚厚的干土层下种,秋后可能连籽种都收不回。这在连续4年的干旱后,继续挑战新庄塬的极限。

“这如果搁到30年前,非得发生饥荒、死人不可。可现在,老百姓的情绪非常平稳。”牛炳贵解释其中的缘由,其一是乡上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政府有补贴;其二是老百姓劳务输出的收入占到年均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再说,我们这儿走出了2000多名毕业生,一人往家寄500元,就是100万元。”

海拔2000多米、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中的新庄塬,常年缺水。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必须接受的现实是,有水才能有口饭吃。因此在他们眼中,新庄塬这30年的一点点的进步,正是因为很多家庭都有人考上了大学,他们在外功成名就后,回来反哺家乡。

牛炳贵熟知的事实是:新庄塬3326户人家,恢复高考30年,考出大中专学生2000人。新庄塬因此有了“状元乡”的称谓。

如果把这一背景投放到整个会宁县,所呈现的则是:恢复高考30年,58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累计输送大中专学生4.5万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500多人,硕士学位的近3000人,学士学位近2万人。

清华大学的曹树良教授、北京大学的柴彦威教授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会宁,这个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会师的地方,以无可争辩的事实缔造了状元县的“高考神话”。

因为穷,因为高考,会宁声名远扬。2004年全国“两会”,参加甘肃代表团讨论,温家宝总理曾明确表示:“你们会宁是状元县,我的秘书也是会宁人。”

高考是一个火种

前些年,会宁教育部门把考上博士的会宁学生列了一张“好汉榜”,众人追捧。现在又有资深教师周德提出筹建“博士馆”,“为的是激励后来人再接再厉!”

现任会宁县教育局党委书记的高生云承认,会宁人对子女上学、对高考的重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2006年高考,连以收养孤儿为主业的福利院,都供出了两名大学生。

贫瘠的会宁演绎着“高考神话”。这个地方自古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传统。这种传统甚至在“文革”期间也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上面下放的“反动学术权威”,会宁都把他们派到县属高中的教学第一线,发给工资,让他们安心从教。

在新庄塬,讨饭供孩子念书的绝不止李生栋一家,如今在县城,靠捡破烂供孩子上学的故事还在继续。

“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成为无数会宁人的信条。所以长期以来,在会宁艰苦的环境里,老百姓不比谁家的孩子官做得大,钱挣得多,只比谁家的孩子书读得好。

老百姓的话题似乎永远只有两个,一是天什么时候下雨,二是谁家的孩子又考上了大学。

竭尽全力办教育,成为全会宁人的意志和行动。不仅是老百姓,还有政府。

据高生云介绍,至今财政收入每年不过1600万元的会宁县,每年投入教育八九百万元,近年教育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57%,接近60%。“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所谓会宁教育现象,其实质就是较快发展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是穷县办教育现象。”高生云感叹。

强大的内力推动下,会宁超前安排,举债兴办教育。2005年11月,国家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办审计表明,会宁基础教育累计负债6600万元,相当于全县好几年的县级财政收入。

在崇尚教育的会宁人心目中,30年前的恢复高考,无疑是一个象征希望的火种。

学政治的赵映文感慨,高考给山区的孩子提供了机会。这条道路是公平的。“如果没有高考,不可想象一个曾经拖着鼻涕的山区孩子,能和大城市的干部子弟一样坐进清华大学的课堂学习,一样拥有公平的起点。没有这样一条公平的命运通道,会宁不可能走出那么多人,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难,还能往高处走吗

有最新消息称,今年甘肃省理科状元,也是来自会宁的考生。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会宁虽然还在继续创造着高考神话,但一些现实问题,已让人不得不正视。这种神话,还能继续多久?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高生云,目前最关心的就是,每年从高考考场上退下来的数千名高中毕业生的出路问题。

高生云坦言,“会宁是应试教育的大县”,全县没有一所像样的职业学校,每年数千应届毕业生,除了高考走出去,或留下来复读,剩下的似乎只有外出务工一条路。

甘肃农业大学柴守玺教授是恢复高考后从会宁新庄塬考出的大学生,后来读了博士,做了博士生导师。

柴守玺教授也担心: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成为普遍现象,不知对会宁的教育会有怎样的影响?还有,4年大学,至少需要2万元以上的开支,会宁农民靠打工供孩子上学,已负债累累,如果一家出3个大学生,经济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今,教育成了带动经济的一股力量,却也很有可能把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排斥在校园外。不知道到那时候,状元县还会不会是状元县?再者,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落后地区始终处于劣势,他们对于高考的热情还会不会持续?

对此,新庄塬的老师也在思考:“每年300多名初中毕业生,能够升入县一中、二中的不过六七十人,分数接近的学生开始锲而不舍地复读,但来年的名额还是只有六七十人。部分孩子上了就业无望的职高,更多的孩子流入了社会,其中不乏在音、体、美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但这里有太浓的应试教育氛围,在这样浓烈的氛围中,他们被淹没了。”

如今,在就业越来越难的大背景下,会宁人对高考高度的热情也慢慢变得理智。在新庄塬,过去劝学生报考职高或者高职院校,几乎徒劳无功,学生的内心铁板一块――宁可上三流高中、三流专科,也不愿意报考职高、高职。但现在,学生和家长都有了较为务实的想法。

所以,在会宁出现了首家有外来投资背景的职业学校,四处张贴着招生广告;在省城兰州,就业形势一路看好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出现了原本可以上三本的会宁籍学生。

责编:石光辉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四位食品安全协管员: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2022年中国大学生武术系列赛将在安陆市举行
助力乡村振兴安徽工程大学赴南陵县涧滩村走访慰问干部师生
最新图文
陕西渭城:出行“第一步”,幸福“一大步”
“资源整合”跨界联动互补云南开远探索老年教育办学新模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蓥医院正式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