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甘南县 > 正文

东北农业大学:组合发力摒除穷根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2023/7/1 0:20:08 点击:

2014年至2022年,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东北农业大学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联动优势,倾力投入到甘南县精准扶贫工作。从甘南县最软弱、最涣散、最贫困的东阳镇东发村“一个点”的精准扶贫,辐射到全县95个村“整个面”的脱贫攻坚,再到县校深度合作实现甘南县获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持续整合学校多学科协同的科技帮扶力量,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调研县域所辖全部10个乡镇、2个农场、6个大型企业、若干合作社和村镇企业,深度挖掘县域产业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实施了科技攻关和推广示范项目97项,形成了长效支持县域振兴发展的新机制,打造了服务北方大农业县域的“东农模式”,走出了一条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方位系统性实践性的特色帮扶之路,为黑龙江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东北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多次荣获省市县表彰。2020年10月,东发村党支部获评“甘南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5月,在黑龙江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东北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同时荣获“黑龙江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二、实施进展

第一阶段:精准发力,剑指东发村扶贫“老大难”

只有帮扶措施精准,方能破解脱贫难题。自定点帮扶东发村以来,东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先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2人次。面对艰难困境,工作队员没有低头,快速掌握村情民情、熟悉帮扶政策,明确了“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把普通群众当亲人”的工作原则,以精准识别贫困户为前提,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实施产业项目为突破口,以送温暖和文化活动为纽带,以加强党建打造不走的工作队为统领,统一标准搞扶贫。通过系列帮扶措施,迅速扭转了东发村软弱涣散的局面,帮助东发村实现了从短期脱贫到长期致富、从“输血”到“造血”质的转变。2018年6月,东发村以“零错退、零漏评,满意度100%”的成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2019年底,剩余7户16人贫困群众全部脱贫;2020年10月,东发村党支部获评“甘南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东发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第二阶段:巩固成果,打出甘南县振兴“组合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校县双方于2019年10月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建平台、联盟企业提需求、高校科技作支撑”的方式,深化“基地+中心+产业联盟”合作模式,构建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体系。组建高产大豆品种选育、特色水果种植、动物健康养殖等产业联盟11个,建立“1+1+N”联盟服务机制,联合开展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和转化推广;累计实施科技项目97项,示范新品种新技术111个,推广面积近万亩,让“科技力量”真正注入到“田间地头”,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阶段:乘胜追进,勇做科技现代化“先行者”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是国家支持县区与高校、科研院所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示范区”。2021年7月,东北农业大学技术支持的甘南县获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是省内唯一与贫困县联合共建的先行县。校县双方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聘请首席专家、组建技术服务团队、设立理论研究课题,统筹推进先行县各项工作。2022年,召开线上线下对接会32次,深入对接农学、园艺等13个二级学院29个学科团队70余名专家,实施各类项目34项;编制了《甘南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甘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甘南县肉牛养殖规划》等规划5个;撰写各类项目申报材料7个、协调争取各类涉农资金3.69亿元,同比增长17.18%,打造出具有代表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北方大农业区高校服务县域乡村振兴的“东农模式”。

三、主要特点

东北农业大学发挥多学科联动优势,在甘南县扶贫战场持续发力,一系列扶贫“大招”陆续收效。

(一)项目示范,紧扣九链条发力,为产业增势升级

聚焦县域农业产业发展,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产业提档升级为突破口,融合当地大豆、小浆果、肉食等“九个产业链”,调研论证延链、补链、强链需求,明晰产业主攻方向,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示范,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不断助力产业增势升级。仅2022年,县乡村新建成果展示园区和科技示范基地122个,引进作物、蔬菜等新品种新技术111个,示范推广面积近万亩,实现了县有示范园区、乡有示范基地、村有示范地块、户有庭院经济的四级示范体系。

1.围绕种质资源创新,开展粮食作物品种选育和技术示范

一是水稻新品种鉴选与推广,选育材料已进入第五世代,查哈阳农场、平阳镇鉴选水稻品种50个、甘南镇种植水稻材料1188份;二是大豆新品种选育,齐丰种业和查哈阳农场共选育大豆品种样品114份,建设辐射黑吉蒙三省的大豆新品种繁育基地1个;三是马铃薯鲜食品种示范,种植马铃薯鲜食品种“东农321”20亩,在兴十四镇等乡镇建立水稻育秧棚二次利用种植马铃薯示范点5个。

2.围绕农业科技攻关,开展经济作物品种选育及病害防治

一是建设了人造光源型向日葵生长实验室;二是引进向日葵种质资源503份,开展品种选育,种植表现均达到预期;三是菌核病防治方面,一手筛选抗病品种,一手抓植物疫病防治;四是秸秆浅松压埋还田攻关,春季实验圆满完成,目前正进行田间管理和定期数据采集。

3.围绕绿色农业生产,开展土肥施用技术示范

实施“五谷丰素”丰产示范、生物菌肥增产示范、水稻测深施肥示范、玉米化肥减施增效示范、查哈阳农场大豆一体化示范等肥效对比示范项目5个,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累计示范面积1000亩。

4.围绕农业质量提升,开展特色种植技术引领

一是在甘南镇、东阳镇和兴十四镇,开展籽用黄瓜、西甜瓜、大白菜等露地蔬菜种植示范,籽用黄瓜与蓝靛果套种实验,番茄、辣椒、山野菜等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二是在双河农场和甘南镇实施优质饲草生产示范;三是在东阳镇和中兴乡持续种植红树莓,预计亩收益1万元;四是开展中草药栽培技术培训和指导4次。

5.围绕重点领域增效,开展技术联合攻关

针对半农半牧及生态脆弱区的县情,实施畜禽粪污、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联合攻关与示范推广项目6个,助力县域农业科技提档升级。

(二)特色引领,围绕一主项发轫,为农民增收聚力

小浆果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可观。扶贫工作队依托学校小浆果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和黑龙江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支持,引种蓝靛果、红树莓和“南果北移”果树品种9个,抓技术攻关、走科技支撑之路,抓基地建设、走规模发展之路,抓龙头带动、走集约发展之路,抓品牌引领、走高端销售之路,抓政策撬动、走多元参与之路,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甘南县打造寒地特色水果特色产业。

1.示范带动种植,鼓励贫困群众发展“庭院经济”

甘南县2019年出台鼓励政策,免费提供种苗,宝山乡、长山乡种植蓝靛果800亩;2020年以来,引进峰然农业集团,建设甘南镇蓝靛果扶贫示范果园,集中示范种植蓝靛果3000亩,带动全县种植蓝靛果30000亩。驻村工作队帮助建设示范果园3个,集中示范种植红树莓、蓝靛果50亩,“南果北移”苹果棚3栋500棵、毛桃棚3栋500棵,带动东阳镇11个村的农户种植红树莓2000亩,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脱贫致富。

2.加强校县合作,成立特色水果产业发展联盟

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高校助力、农民受益”的原则,校县在省内建立了第一个“基地+中心+产业联盟”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集中建设农业示范基地150亩,成立甘南县东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集中相关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成立了特色水果等11个产业联盟,为甘南县相关产业发展整合资源、示范带动、科技助力和规划引领。

3.引入合作企业,延长特色水果产业生产链

借助特色水果产业联盟优势,驻村工作队引进丹东禾联、哈尔滨森莓园和大庆市百果园有限公司。3家公司发挥市场和资金优势,与农户签订回收订单,开展品牌设计、产品开发、商品销售,甘南县特色水果产业链逐步建立。

4.强化科技支持,整合技术资源扶持发展

学校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全方位技术支持甘南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一是提供优质红树莓、蓝靛果苗木及配套栽培、采收、贮藏和加工技术;二是通过高校科技支持,整合企业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三是持续注入科技活力,带动农户种植红树莓和蓝靛果,有利于打造甘南县寒地特色水果品牌和地理标识。

(三)人才赋能,聚焦双优势发挥,为乡村强基提质

学校全面整合多方资源优势,面向甘南县涉农领域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帮扶,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多频次、多方面帮建,助力当地乡村强基提质。

1.聚焦涉农领域发展,为科技兴农造血育才

一是整合挂职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科技特派员力量,形成助推相关工作开展的合力;二是发挥学校智库作用,为县域决策咨询和项目争取提供服务;三是依托学校培训资源优势,开展涉农领域人员培训,培训培养“土专家”“田秀才”“村网红”6000余名;四是订单式人才输出,助力飞鹤、奥瑞金等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五是发挥学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作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2.聚焦基础教育发展,为留守儿童扶智扶志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组建了“1+4暖心工程”志愿服务团队,围绕学习帮扶、文化下乡、心灵关爱、物资捐赠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校大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大手拉小手·温情暖童心”精准帮扶志愿活动,累计受益留守儿童数量达7000余人,为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智志双扶,助力义务教育有保障。

(四)优化合作,着力多维度发展,助校地长效共赢

1.优化甘南县域乡风文明

一是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优势,挖掘山湾村特色稻田文化、欢喜村牛文化和晓光村电商文化内涵,打造乡村稻编、牛文化、文旅形象墙等为主的特色乡村;二是打造美丽乡村,发挥科技优势,在兴十四镇、双河农场等地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水稻绿色生产、稻鸭共育等绿色生态种养示范。其中,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被列入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推荐技术,累计处理秸秆360吨,效果显著。

2.助力东农学子创新创业

一是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甘南专项实践活动,聚焦乡村实际问题,面向5个乡镇、9个村屯实施实践项目14个,《人民日报》报道了东北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甘南专项行动;二是建设“科技小院”及“专硕联合培养基地”,校县共建查哈阳水稻、双河大豆、东阳小浆果和甘南镇葵花“科技小院”4个,并在双河农场建立了“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聘请地方兼职导师4人,开展专硕联合培养,打造了“长期固定、联合培养”的科技人才孵化模式;三是开展“青红赛道”网红电商、艺术类学生采风等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未来展望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曲靖陆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第二期)在浙江大学开班
贵州“村超”观察记
最新图文
鸡西市滴道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区县动态税宣春风进校园助力实现创业梦
敦化市老年大学暨机关退休人员到敦化市文化艺术展览馆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