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6-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全国各地、各类学校考察并与广大师生们交流座谈,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研究推进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郑重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针对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中依然存在的产教脱节、产教两张皮等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发展质量不高现象,如何深入理解和贯彻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才强国战略,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建教育发展新功,本文试图通过在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中践行“四个尊重”把握破解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践行“四个尊重”的逻辑起点
应用型大学作为独立的教育类型,国家高度重视,全面推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支持各省份推荐的100所应用型高校建设,切实把办学真正转到产教融合上来。截止2018年,全国300所地方本科高校参与改革试点,明确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办学定位,探索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办学思路,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办学内容和办学机制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取得了实质性发展。
但在应用型大学建设取得重大的办学实效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应用型大学办学质量还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校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的还不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交流等大学职能实现上还没有完全实现向产教融合转型。对于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高校,实际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需要学校办学理念创新、统筹推动、系统发展,需要学校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全面提升,需要学校全员参与、形成共识、久久为功。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践行“四个尊重“的逻辑起点。因而,只有努力践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才能更好的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的把学思想转化为强党性,把强党性转化为重实践,把重实践转化为建新功,才能在推进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提升学思用贯通本领,知信行统一能力。
二、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践行“四个尊重”的逻辑体系
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四个尊重”遵循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必然经历从低水平的认知到高质量发展的学校文化氛围的形成过程。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轨迹构成了践行“四个尊重”的逻辑体系。没有对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四个尊重”的基本理解和判断,就不可能推动不断系统深入的产教融合实践,就不可能形成全员践行“四个尊重“的文化氛围,就更不可能推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践行“四个尊重”的“逻辑体系”构建到哪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质量就发展到哪里。没有梯次深入的发展体系就不会有质量日益提升的应用型大学。
认知尊重,在思想上扎根。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四个尊重”,必须从提升全员认识水平上着手,从认识、领悟和把握上下功夫。认知“四个尊重”对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的重大意义,认知“四个尊重”在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和全员参与产教融合的重大意义,让认知尊重成为思想扎根的导线。
政策尊重,在党性上强化。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四个尊重”,必须从政策上入手,强化党的领导,从破局、规范和推动上下功夫。政策要鼓励先思先行者、敢闯敢为者、能做能成者;政策要保障在领跑中的失误者、失败者、失利者,让政策尊重成为强化党性的现实要求。
制度尊重,在能力上突破。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四个尊重”,必须从制度上出手,从推动全员参与能力上下功夫。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面临学校发展的全面转型,不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短时间的问题,而是学校发展全局、整体和长远的问题,在落实政策的具体制度上要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在制度上提升和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转型的能力提升,让制度尊重成为能力提升的保障。
绩效尊重,在工作上呈现。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四个尊重”,必须从绩效上下手,从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上下功夫。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转型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必由路径,是实现国家立德树人目标任务的根本要求,是应用型大学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功能。其转型对于高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阵痛,因而,转型不会在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口号声中实现,需要一步一步干、认认真真干、扎扎实实干。让干的人有舞台、有机会、有发展、得实惠,让绩效尊重在工作结果中体现。
文化尊重,在环境上塑造。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践行“四个尊重”,必须从文化上落手,从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上下功夫。文化尊重是最高境界的尊重。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靠的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治校中形成的风气,党风决定政风,政风决定教风,教风决定学风,“四风”构成了校风。让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员追求的价值目标,让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实践成为全校的行为规范,让文化尊重成为塑造环境的灵魂。
三、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践行“四个尊重”的逻辑终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用型大学在发展中是否践行了“四个尊重”,要看应用型大学通过“四个尊重”是否在产教融合中真正推动了“人才、知识、劳动、创造”的发展、是否在产教融合中产生了高质量的建设成效。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成效组成了践行“四个尊重”的逻辑终点。
人才是否涌出。通过践行“四个尊重”,围绕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在治理体系构建、产教融合路径、大学主体功能方面,检验人才成效要看:是否培育出一批爱教育、善治理、会服务的人才,是否留住了一批精教育、乐创新、敢作为的人才,是否引入了一批懂教育、通行业、强开拓的人才。
知识是否涌现。通过践行“四个尊重”,围绕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在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积累方面,检验知识成效要看:是否创立了新学说、创造了新方法、积累了新经验,是否搭建了知识传播新平台、开拓了知识交流新路径、展现了知识积累新成果,是否实现了知识转化、产生了知识价值、形成了知识效应。
劳动是否涌动。通过践行“四个尊重”,围绕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在管理、教书、服务等方面,检验劳动成效要看:是否形成了安于岗位、勤于思考、乐于付出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了各司其职、积极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关系,是否完成了岗位职责、提高了工作效率、产生了增值效益。
创造是否涌起。通过践行“四个尊重”,围绕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在治理体系、主体功能、特色品牌上,检验创造成效要看:是否产生了适应产教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观点,是否产生了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新政策、新制度、新机制,是否产生了实现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平台、新团队、新成果。
发展是否涌流。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人才、知识、劳动、创造”四方面的检验标准,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更不是一层不变的,以人才为中心、以知识为核心、以劳动为载体,以创造为目标综合构成检验“四个尊重”的发展成效。最终对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践行“四个尊重”的检验标准要看是否发展:是否形成了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环境,是否具备了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品牌,是否适应了发展趋势、引领了发展方向、创造了发展模式。
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四个尊重”中不断提升,需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不断强化,更需要在立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深耕。
作者:李翠霞,女,196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绥化学院院长,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