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坚决贯彻落实“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突出能力为先、执行为要、效能为王导向,从学习储能、实干提能、党建聚能、人才释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抓实学习重培训,推动能力素质大提升。理论武装提能力。坚持把思想教育作为“抓学习、促提升”的重中之重,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第一议题”的必学内容、党校授课的固定课程、“三会一课”的规定动作,分层分类举办培训班53期、培训3300人左右,引导党员干部夯实忠诚担当的思想根基。用好艾黎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党员干部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三力”。业务培训强素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聚焦全县发展需要和干部履职需求,邀请专家讲授国家宏观政策、省委重大部署和行业领域趋势动态,依托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举办现代金融、项目建设等能力素质提升班4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等高层次培训班7期,切实增强谋项目、抓招商、促发展的本领。实践锻炼促成长。深化“百名干部驻百企”行动,用活“上挂下派”“横向轮岗”等措施,选派50名优秀干部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一线攻坚历练,16名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职能部门、链主产业牵头单位定点实训,8名有潜力干部到省市有关部门和兰州新区跟班成长,练就担当干事的铁肩膀、硬脊梁、真本事。
完善机制树导向,激励实干担当有作为。树起担当实干风向标。定期开展集中性全覆盖干部大调研,多角度全方位掌握干部履职实绩,对急难险重一线表现突出、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及时提拔使用,确保提拔比例不低于50%;对懒散疲沓、拈轻怕重慢作为、不作为的干部坚决调整,为干事者谋位铺路,对无为者批评惩戒,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用足正向激励催化剂。组建干部考察识别小分队,深入发展一线开展嵌入式考察,发现掌握一批表现突出、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纳入后备重点培养。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指标考核权重提升至40%。持续扩大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红利,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动态预留15%的职级职数,充分释放激励效能。营造敢于作为好生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不断完善澄清正名、容错纠错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恶意中伤等行为,最大限度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开展受处理处分干部“暖心回访”活动,及时使用处分期满、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促进干部“有错”向“有为”转变,推动形成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负责的良好局面。
严密体系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强引领。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持续用力。结合全省基层党建基础建设攻坚行动,开展全域提质计划,系统推进“五个基本”建设,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星级争创,力争年底四星级以上党支部达到70%以上,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派12名机关干部到新业态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统筹推进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等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把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在抓示范强带动上精准发力。拓展“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发挥好党建共同体的牵引带动作用,紧盯新能源、新材料等8条产业链,建立功能型产业链党组织,推动组织资源向高质量发展一线集聚。深化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力争年底不少于80%的村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上,让基层党组织有能力、有条件服务群众、引领发展。在抓治理促发展上凝聚合力。推广运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和“丹城小管家”微信小程序,将全县综治、民政、公安等8个网格整合成“一张网”,破除“数据鸿沟”藩篱,打造“数据一个库、要素一张图、指挥一平台、共治一张网、评价一标准”的新型城乡“智慧治理”模式,健全受理、督办、反馈、评估闭环机制,让基层党组织在办实事、解难事上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护。
双招双引激活力,强化人才支撑促发展。聚焦招商引资需求拓展“人才链”。将引才触角向国家战略经济带、在外人才集聚地延伸,精准掌握在外优秀人才450名,建立“乡贤智库”4个,设立驻外人才工作联络站10个,聘请“招商大使”30名左右,建立以才招商奖励机制,用真金白银、乡情纽带凝聚各方力量招才引智、以才招商,推动项目和人才同步进驻、同步落地。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布局“人才链”。着眼“五大富民产业”培育,紧扣“强科技”行动目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个,引进关键技术、“卡脖子”环节急需紧缺人才20名左右,加大培黎职业学院产学研平台建设力度,育强工业强县、乡村振兴等领域“实用型”人才1000名左右,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聚焦民生事业需求延伸“人才链”。深入实施“山丹之光”人才计划,提升建设医疗合作工作站16个,柔性引进45名左右“假日医疗专家”来丹开展诊疗服务。打响“焉支工匠”人才品牌,让山丹馍馍、烙画剪纸、炒拨拉等“草根精英”“民间高手”脱颖而出,带动“夜间经济”“商圈经济”繁荣发展,让山丹因人才而精彩,让人才因山丹更出彩。